中新网温州11月28日电(周健)2023年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。作为一座通江达海的城市,浙江温州自古以来就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节点,就在日前,2023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影响力市长交流大会于该市落下帷幕。
如今,“藤蔓展四方,根茎不离乡”,这座“千年商港”深耕“地瓜经济”,不断提升对外开放能级,走深走实“一带一路”。而放眼该市龙湾区,显得尤为如此。
瞄准“地瓜经济”提能升级“一号开放工程”,龙湾积极开展“百企出海拓市场”行动,举办海丝零碳城市产业合作青山大会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……一项项可感、可品、可示范的举措,助力当地将“地瓜”越耕越甜。
“走出去”“引进来”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
年产值从8000多万元跃升到20多亿元、业务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——成立于2019年的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,是一匹名副其实的新能源“黑马”。
该公司外联负责人受访时表示,企业所生产的户用储能产品主要销往海外,因此参加海外展会、拓展海外渠道至关重要,“而这方面,龙湾区政府给予了许多支持”。
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外联负责人介绍公司产品。 周健 摄
2023年以来,龙湾持续开展“百企出海拓市场”行动,组织企业开拓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国家等新兴市场,并对海外参展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。另外,先后接待了日本福井县经贸交流代表、巴基斯坦驻华商务参赞到龙湾开展经贸交流,并顺利完成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国家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考察团“龙湾行”主题活动,让世界走进龙湾。
“在‘走出去’‘引进来’的过程中,我们也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、法律顾问等为企业家们讲解国际贸易形势和政策,帮助企业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寻找机遇。”龙湾区商务局对外贸易科负责人简守成受访时表示,当地侨务部门还依托海内外侨胞侨商力量,深化以侨引资、以侨引才、以侨促贸。
的确,温州是中国著名侨乡,纵观龙湾“地瓜经济”,“侨”是生动的注脚。
近年来,龙湾推进侨联“龙商回归”等工程,开展专场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,落地白鹿堡进口集散中心等侨资项目,浇筑“地瓜经济”根基;利用“侨联纽带”,带动国内装备物资和劳务“出海”,滋润“地瓜蔓”;依托龙湾区留联会、欧美同学会等组织,推动海外高端人才回归,汇聚“种瓜人”。
温州湾新区党工委书记、温州湾新区管委会主任、龙湾区委书记周一富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,龙湾坚持内外融通,以承担温州“一轴一带”战略支点和对外开放“前沿阵地”为使命,全力推进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承载主体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,推进龙商回归、总部回归,加速航空物流、跨境电商、口岸经济等业态聚集,实现更高水平“走出去”“引进来”。
优化营商环境 加速地瓜藤蔓向外伸
手续审批是企业“站起来”“走出去”不可缺少的环节,如何让其便捷化,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体现,亦是发展“地瓜经济”的关键一步。
就在今年4月,温州市首个海关原产地证书便利化24小时自助打印服务在龙湾区行政服务中心启用,打通了服务外贸企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据悉,海关原产地证书是出口产品在国外享受关税优惠待遇的凭证,素有“纸黄金”之称。
“以前,我们要先去温州海关办事窗口,领取空白的产地证,填好内容盖好章后,再拿到海关窗口签字盖章,才算完成一份原产地证书。”温州晗睿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说,“现在,通过政务自助服务一体机,点几下屏幕就可以打印,并且24小时随时都可以办理,极大便利了我们开展出口业务。”
位于龙湾区东片的温州湾新区是浙江第七个省级新区,如今,两者成为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共同体。近年来,温州湾新区通过强化审批事项集成改革、探索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等方式,推动企业投资项目促产“一件事”改革向“一类事”改革迭代升级,助力企业早开工、早投产、早收益。
企业负责人办理施工许可事项。 王依娜 供图
当地的奔腾激光(浙江)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奔腾激光)就是上述举措的受益者。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唐爱敏受访时表示,“我们是一家合资企业,当时,企业方已经准备好了施工事宜,但是审批相关流程还未进行,然而在当地政府部门座谈后的第二天,相关审批流程全部落实,厂房建设正式开工。”
如今,奔腾激光不断刷新世界激光加工装备纪录,产品远销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以及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和地区,助力世界制造业转型升级。
发力数字经济 提升国际竞争硬实力
当今时代,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、重塑全球经济结构、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。把数字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来抓,对提升地区硬实力,打造更具韧性、更具活力、更具竞争力的“地瓜经济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近年来,龙湾以建设温州国际云软件谷为契机,加速构建软件产业集聚、软件人才招引的高能级“磁场”。2022年,该区成功召开了中国软件业创新发展大会,签约HPE、MF两家世界500强企业,以及量子矩阵等6家数字经济生态企业,为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
“我们还制定出台了《温州湾新区、龙湾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‘一号发展工程’实施方案》,贯彻实施‘415X’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,加快特色数字产业集群发展;深入推进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建设,印发了《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》,清单化推进重点建设项目、重点招商项目、重点拆改项目等三张清单共计20个项目。”温州湾新区经济和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。
数据统计,2022年温州湾新区、龙湾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24.7亿元,增速39.5%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4.4%,高于温州全市6.8个百分点。2023年1月至9月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8.94亿元,同比增长18.8%,高于温州全市4.2个百分点。
与此同时,龙湾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,利用大数据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,加快大数据在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经营管理、市场营销、售后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的应用,提升“龙湾制造”的国际竞争力。譬如,奔腾激光通过数字化赋能激光加工装备,得以及时向客户反馈产品运行状态,实现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卖服务”的延伸。
诚然,开放是龙湾的振兴之路,“地瓜经济”则是龙湾开放之路上的制胜法宝。如今,随着养分回流、块茎壮大,龙湾正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强硬底气。(完)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认识世界发展大势,跟上时代潮流,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。”当前,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。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、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、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我们要准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,科学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。这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,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全面认识世界转型过渡期的国际形势演变趋势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纵观人类历史,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、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。”当前,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,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,不确定、不稳定、难预料因素增多。我们要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,通过深入观察和战略判断,认清国际形势矛盾运动的发展规律和方向。
大国关系深入调整,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没有改变。近年来,世界格局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刻演变。个别大国打着多边主义旗号搞新的阵营对抗,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争更加尖锐。但世界多极化仍在深入发展。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总体稳定、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,俄罗斯和许多欧洲国家明确反对单极世界和集团对抗。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增多,但整体实力增强的大趋势没有改变。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%,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%增至40%以上。金砖国家、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迈出扩员步伐,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。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不断加强,在开展国家建设、实现自主发展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奋斗中携手前行。
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,但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。近年来,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,保护主义明显上升。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,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、武器化,筑起“小院高墙”,鼓动“脱钩断链”,加之受地区冲突影响,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冲击。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,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、更广泛,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、更紧密。经济全球化不是选择,而是现实,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。世界经济的大海没有也不会退回到孤立的湖泊河流。经济全球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面临新的调整,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转。
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,但国际社会对维护和平稳定的追求没有改变。乌克兰危机延宕,巴以冲突战火又起,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。恐怖主义、网络攻击、跨国犯罪、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持续上升。在国与国相互依存的今天,追求“绝对安全”行不通,你输我赢的冷战思维已经过时。乌克兰危机让各国人民更加看清了战乱冲突的巨大外溢效应。国际社会的主流民意是通过谈判消弭冲突,通过协商化解争端,通过国际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。各国对和平与发展的呼声更加强烈,对公平与正义的企盼更加坚定。
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,但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没有改变。当今世界,个别国家固守“非此即彼”“非黑即白”思维,鼓吹“文明冲突论”“文明优越论”等论调,搞意识形态对抗。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,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,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。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,文明对话交流比较顺畅的时期,往往是冲突、战乱得到有效抑制的时期。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,价值观和制度差异不应成为对立对抗的理由,文明交流互鉴可以增进相互了解、激励共同进步,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重要途径。
深刻把握和平、发展、合作、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人类历史告诉我们,越是困难时刻,越要坚定信心。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。”近年来,世界上变革和动荡两种趋势持续演进,团结与分裂两种取向相互激荡,人类社会发展充满颠簸动荡。但应看到,冲突、对抗、遏制、脱钩违背潮流、注定失败,和平、发展、合作、共赢才是人心所向、大势所趋。
从大历史观维度看历史潮流。我们看世界,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只盯着一时一事,否则容易被乱花迷眼、被浮云遮眼。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,以动态的眼光、长远的视野把握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自古以来,人类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。当前,世界各国人民珍视和平、扩大合作、共同发展的意识显著提升,人类大家庭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,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向往和追求更加殷切,今天的人类更有条件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,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。
从大局观维度看历史潮流。我们看世界,不仅要看现象和细节,更要把握本质和全局,看清主流和支流,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。当前,国际上冷战思维阴魂不散,地缘政治形势严峻,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,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。但更要看到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催生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给人类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新机遇。面对曲折和困难,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更加自觉地加强团结、更加积极地开展合作、更加主动地应对变局,努力推进自身现代化进程,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。
从人心所向维度看历史潮流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。当前,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正面临多重危机,人类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。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,如果为了争权夺利而恶性竞争甚至兵戎相见,最终只会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。越来越多的人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,团结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下,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、普遍安全、共同繁荣、开放包容、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努力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望,终将汇聚成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磅礴力量。
中国的发展始终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,是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
新时代新征程,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,我国对世界的依靠、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,世界对我国的依靠、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。中国的发展始终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,是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。
中国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,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们党提出新发展理念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构建新发展格局,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,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,也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。过去10年,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%。目前,我国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显著增强,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,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持续推进,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有效提高,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高。长期来看,中国经济韧性强、潜力足、回旋余地广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。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,中国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,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将不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。
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扎实推进,精神力量不断增强。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,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,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自信、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。中国在国际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倡导和平、发展、公平、正义、民主、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,倡导平等、互鉴、对话、包容的文明观,提出并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,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了思想智慧、精神动力。
中国式现代化产生重要示范效应,凝聚和平与发展共识的能力不断增强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世界观、价值观、历史观、文明观、民主观、生态观等,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,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,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,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。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、互利合作的现代化、共同繁荣的现代化。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,而是真诚分享现代化经验和发展机遇,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,共同实现现代化。中国式现代化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信心,将凝聚更多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共识和力量。
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日益成熟,引领大变局的能力不断增强。习近平外交思想精辟回答了中国应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、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,新形势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、怎样办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,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科学指引下,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。无论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还是完善全球治理,无论是推动共同发展还是解决热点问题,新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建设性作用无可替代,国际影响力、感召力、塑造力显著提升,引领世界大变局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。
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,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,辩证看待国际形势的变与不变,既保持战略定力、坚定战略自信,又坚持底线思维、增强忧患意识,继续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,为破解和平赤字、发展赤字、安全赤字、治理赤字提供中国方案、贡献中国力量,不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。
(执笔:王文起 吴晓丹 张伟鹏) 【编辑:刘阳禾】